肆、夏令節俗——驅暑逐疫
端午節是中國人重要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農曆五月初五,被稱為「端午節」,又稱為「重五節」、「重午節」、「五月節」、「端陽節」、「蒲節」、「天中節」等,原本古代每月初五都稱為「端午」,直到唐代「端午」才成為五月五日的專稱。古代原本就有划龍舟祀水神用以消災祈福的活動,後來則演變成傳說端午節主要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的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盡,百姓不忍心屈原屍體受到魚群的啃食,因而沿江划船敲鑼打鼓,並且投下許多竹筒飯(粽子的前身)餵魚,因而發展成端午節划龍船、裹粽子祭拜的習俗。近代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定該日為「詩人節」,各地詩會則舉辦吟詩紀念之。閩南語有句俗話說:「未吃五月粽,破裘不願放。」或「未吃五月粽,破裘不敢放。」便是形容五月端午節還未吃粽子前天氣尚會有變化,即使是破的厚裘外套還不可收起來,得等過了端午節後,才會真正進入夏季。
清代《重修台灣縣志》卷十二〈風土志〉載:「五月五日清晨,然(筆者按:燃)稻梗一束,向室內四隅薰之,用楮錢,送於路旁,名曰送蚊。門楣間懸薄艾兼插禾稗一莖,謂可避蚊蚋;榕一枝,謂老而彌健。彼此以西瓜、肉粽相饋遺。」[1]然而現代的台灣端午節時家家戶戶則盛行在門口懸掛菖蒲、艾草和榕枝的辟邪物,因為菖蒲形如刀劍可辟邪,而艾草可治病保健,榕枝長青亦可辟邪。這幾樣亦可當天拿來洗澡,作藥草浴,據說可以消毒治百病。
民間也相信端午時節,五毒(蛇、蜈蚣或蜘蛛、蠍子、蜥蜴、蟾蜍)滋生,怕會危害小孩或大人,所以要繫五色線、香包、飲雄黃酒、屋角四處灑上石灰,門上懸掛蒲艾以辟邪。祭拜完人人要喝雄黃酒,據說白娘子當初就是喝下此酒而現出蛇形,因此當天要喝雄黃酒或是在屋裡屋外灑上雄黃酒,可以讓邪祟現形,無法加害於人。民間也流傳端午當天正午陽氣最盛時取「午時水」的習俗,據說該日午時所取之水,可以長久保存不會腐壞,可作為解熱用。是日也有因節日特殊,民眾便盛行競賽誰可將生雞蛋豎立起來的習俗。
農曆六月的天氣一般較為燠熱,有「三伏」之說,即以夏至日起,十天為一伏,稱為頭伏、中伏、末伏。傳統習俗中新娘,初伏時就會被娘家接回家小住一陣子,以免過於勞累,稱為「歇夏」或「歇熱」;結婚較久的媳婦也可趁此回娘家小住,省親敘舊。作媳婦的回娘家時要帶「等路」(禮物),等到回婆家時也要準備禮物。[2]閩南語有句俗話說:「五月尾歇熱,六月初快活。」便是形容新娘在農曆五月底時可單獨回娘家與家人敘敘新婚狀況,或請教成為媳婦、妻子的因應問題,六月初則可以快活在娘家過日子一陣子。[3]
六月初到十五日時,有一個稱為「半年節」的習俗,主要是福建閩南地區的漳州人和泉州籍的同安人所過的節日。主要是慶祝農作的豐收,感謝神明與祖先的庇佑,在台灣早期的漳州籍、同安籍人士,仍保留吃「半年圓」的習俗,象徵團圓的美意。
台灣民間視農曆六月六日開天門,除了補運外,還有將書籍、衣服等拿出來曝曬的習俗,稱為「曬黴」,這種風俗也是在宋代就有了,台灣則稱為「皇帝曝龍袍」。[4]六月六日的重六「天貺節」,是天將賜福給人間的日子。台灣北部較重視開天門的習俗,民間習慣在六月初七日子時起行「開天門」的祭祀活動,故常於六月初六日夜子時跨到初七日白晝期間,準備牲禮、果品等前往寺廟祭拜祈福,而廟方也有舉行法會,誦經禮懺,消災植福。有些地方的人,卻不過開天門的習俗。
民間俗信該日補運特別有效,有的廟宇並無法師或特別作儀式來補運,而是由信眾自備替身、龍眼、米糕等祭品來拜拜補運。一般會依照信眾家中男丁女口的人數,而準備幾個男女替身和一份補運錢,一份米糕(上有一顆龍眼),並按照人數備妥相同數目龍眼擺在祭品盤中祭拜,敬備金紙、餅乾、壽麵等一起祭拜,祈求上天為信眾消災祈福,等到上香祭拜完後,將替身、金紙一起焚化掉。再將龍眼殼剝下,象徵「脫殼脫離離」,將過去的霉運一起去除的意思,並給每位家屬吃下屬於他(她)的那一顆龍眼(福圓),象徵福氣圓滿的意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