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戒律與善惡功過淺談


丹心普化弘道會執行長-蘇蘊明


 


前言


戒律是為了淨化人類的身心而設,是為了淨化人間的社會而設。是以人間的善良風俗人情及合理的國家規章法令,為師門祖師制戒的參考基礎,加以道法的正知正見作引導,便成了有小有大、能略能廣、可淺可深,可以適應任何時空環境的生活準則。戒的功能,在於防非止惡,戒有防止發生身口意三業的過失作用。從糾正人的行為,調伏不良的習慣、性格等,使之合乎清淨的道德標準,戒律的根本功能及其精神所在,是淨化人類身心的基礎。


當你認識了戒律的功能,明白了古代仙真制戒的用心,你便不會拘泥於枝末小節,應著重於人類身、心、語言,三種行為的淨化:清淨、精進、儉樸、有禮節、有威儀,不惱害自己,不困擾他人,並以淨化的人格,作他人的表率,用道法的慈悲和智慧,淨化社會,淨化人間。仙真所說的戒律雖多,卻不是苛刻的要求。事實上為使後代的子孫,能有彈性適應的空間,道教的戒律,是相當人性化、且富於人情味的,因其重視實用性,故也富有伸縮性。道教雖有種種戒律,並未規定所有的人都受同樣多的戒律,那是依照各人發心的程度,來自由決定的。


仙真及高道們,經常「遊行人間」,用簡潔道法,來淨化人間大眾的身、心、語言三類行為,建立人間樂土;我們現在推廣人間淨土的理念,就是要這樣,呼籲大家,一點一滴、日積月累,共同努力,來實現它。


 




一、 道教戒律的意涵與功能


道教的戒律是一種宗教紀律,是規範道士或道教徒道德修養的戒規。道教在發展歷程中,不斷創制完善戒律,制訂出豐富縝密的戒律條文,並形成獨具特色的傳戒儀式。道教的戒律與傳戒儀式,體現出道教的教義思想,蘊涵著道教倫理道德的豐富內容。


何謂戒?戒的意涵,《說文解字》說是「警也」[1],是警覺的意思。《洞玄靈寶玄門大義》云:戒者,解也:能解眾惡之缚;止也:能分善惡之界,防止諸惡也[2]。道教戒律以道士奉道者的道德實踐。《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云:「教戒者:欲令人勸進長生,全身保命」[3]。所以戒者在於止惡防非、護正推邪,以防範教徒或奉道者「與非」為目的。作為證道的階梯。


戒亦作誡,原始道教便有所謂道誡,最早見之於《太平經》,「如虛無無為自然圖道畢成誡.貪財色災及胞中誡.有過死謫作河梁誡.衣履欲好誡.不孝不可久生誡」,還有《致善除邪令人受道戒文》等。《老子想爾注》中亦列有道誡,如「道貴中和,當中和行之;意志不可盈溢,違道誡。人欲舉動勿違道誡,不可得傷王氣,名與功,身之仇,功名就,身即滅,故道誡之等」。所謂道誡,即道君對人所降的勸誡.警告.文告,是宗教用來規範人心,約制其行為的。如《道德尊經想爾戒》、《老君說一百八十戒》、《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


何謂律?指條律、律令。《道教義樞》云:「律者,終出於戒中无更別目,多論罪報行憲之科,如天 師老 君玄都律,女青等律是也。」[4]律係由道誡發展而來,所以律是依據戒條所訂的律文,是以賞善罰惡的條文及方式,讓犯戒者依律懲罰。如《玄都律文》、《女青律》等。


戒、律二者是因果關係,戒主於因,律主果,戒論防惡,律論與罪。如《太微仙君功過格》把功格三十六條、過格三十九條,兩者合者稱為戒律。


謂何要有戒律?《無上三天玉堂大法》云師曰:


戒律者仍初學之範防也。上古無戒,修道成真。中古無律,悟真證道。後世人心為物慾所泊,天性為妄念障遮,由是戒律所由出也」[5]


在《太上洞玄靈寶十號功德因緣妙經》對戒律的解說:


道君曰:戒律者,條制勅禦、防非檢過、詮量罪福、分別輕重。[6]


由前文可知,所謂戒律,即道祖與仙真高真欲度人修善去惡,用以約制奉道者思想言行,防止惡心邪欲.乖言戾行的規定。道教教義謂,人的罪福.生死.貴賤等,都是行愿所得,非道非天非地非人所為,學道之人,必須積善.定念.修德.理身,有所禁戒而不惡行,精進為善,積德累功,以求正果;否則,學道不受戒則登仙無緣。因此,戒律是教徒必須遵守的行為.愿念的準則,違背了要獲罪受遣。


道教十分重視戒律,認為防非止惡,進善登仙,眾行之門,戒是關鍵。道經宣稱學道不修齋戒,結果是徒勞山林,學道者不受戒律,則無緣成為上仙,如《雲笈七籤》卷卅八《太上洞玄靈寶消魔寶真安志智慧本願大戒》便說:


有道之士,取諸我身,勿求乎人,道言修身其德,乃真斯之謂也。夫學道不受大智慧道行本願上品大戒,無緣上仙也。[7]


《正一法文》


凡為道民便受護身符及三戒,進受五戒.八戒,然後受籙。在卷上中規定,受戒後要誦存思行,持憶不謬妄,則不犯科[8]


道教戒律種類很多,律條有簡有繁,制約有鬆有緊,總之而言,有上品戒.中品戒.下品戒之分。《玉清經-本起品》說:


秘要之階,不過慈善,慈善之法,不違科戒。戒有多種,人亦多品。上品之人,身先無犯,亦無所持。中品之人,心有上下,觀境即變,以戒自制,不令放逸,或受十戒五戒,以自防護。下品之人,惡心萬般,難可禁制。下品之中,復有二品。上品者,身欲奉戒,或受一百九十九戒,或受觀身三百大戒,或受千二百威儀之戒,以自防護,令無越逸。下品者,身同禽獸,雖有人形而無人心,縱受其戒,終無所益。道教奉行隨緣受戒,因人受戒,最上者無所持,最下者受亦無益。[9]


由前述所知戒律主要是對中間者,用宗教道德導之向善,勿使為惡。道教之有戒律,源於我國古代之齋戒;但就其某些內容及條文形式,或有所模仿於佛教。道教之有正式戒條,乃兩晉南北朝上清.靈寶及新天師道等道派所制作,一般都說是元始天尊或太上老君所下傳。其內容不外是以維護當時社會的倫理道德,特是以三綱五常觀念為主旨。


所謂三戒:皈依戒:就是道教所謂皈依道.經.師三寶。


一皈身戒,皈身太上無極大道。永脫輪迴,故曰道寶


二皈神戒,皈神三十六部尊經。得聞正法,故曰經寶。


三皈命戒,皈命玄中大法師。不落邪見,故曰師寶。[10]


所謂五戒:五戒亦稱老君五戒,是諸戒之本。即:


一:戒殺  


二:戒盜  


三:戒婬


四:戒妄語


五:戒酒[11]


道教稱這五戒是持身之本,持法之根,積功歸根五戒,五戒可使世人收斂一切罪惡而遠離苦海。《初真戒律》云:「三皈不犯,五戒無虞,鍛煉百日,由淺入深,是奉道者,止惡防非、得離人中苦之必經過程及方法,一切惡念盡消,器血已淨,方許受虛皇天尊所命初真十戒」。[12]


第一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當盡節君親,推誠萬行。


第二戒者,不得陰賊潛謀,害物利己。當行陰德廣濟群生。


第三戒者,不得殺害含生以充滋味,當行慈惠以及昆蟲。


第四戒者,不得淫邪敗真,穢慢靈氣。當守真操,便無缺犯。


第五戒者,不得讒毀賢良露才揚己。當稱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


第六戒者,不得敗人成功,離人骨肉。當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


第七戒者,不得飲酒食肉,犯律違禁。當調和氣性,專務清虛。


第八戒者,不得貪求無厭,積財不散,當行節儉,惠恤貧窮。


第九戒者,不得交遊非賢,居處雜穢。當慕勝已,棲集清虛。


第十戒者,不得輕忽言笑,舉動非真。當持重寡辭,以道德為務。[13]


以上為虛皇天尊所說初真十戒,為入道之門,積德之基亦必由此始開度之時。十戒是道教基本的戒條,在台灣道教世界總廟所舉行復禮傳度的《傳度寶牒》,牒文亦是遵奉虛皇天尊初真十戒,原載於《雲笈七籤》卷四十,由此可知當代戒律乃沿襲唐宋道教古法。而此初真十戒的條文,最能體現道教思想的義蘊,其內容主要是道德訓戒,對怎樣做一名有道之士,提出基本的言行要求。


道教早期傳戒是公開的,由於朝庭鎮壓黃巾起義,牽連到道教,故魏晉以後轉入秘密傳戒。全真道興起後,邱處機創全真龍門派,又恢復了公開傳戒。清初龍門七祖王常月,在北京白雲觀傳戒,他承繼了全真龍門派的傳戒內容與程序,其內容分初真戒.中極戒.天仙戒三部份,道教稱之為三壇大戒,整個過程要一百天。道教傳戒,只能在有律師之叢林(又稱十方叢林,即為教團所共有的大宮觀)進行,由各地宮觀選派道徒去集中受戒。一次受戒弟子多達千人。現北京白雲觀還藏有王常月所遺留下來的演戒科儀書《全真說戒威儀科》,也還有記述清末道士陳至霖傳戒情況的碑刻。


道教的戒律雖然繁複,但在實施中不及佛教要求之嚴格;就道教內部來說,全真道較重戒律,而正一道則十分鬆馳。道教除戒律外,還有所謂清規。清規是防止犯罪的警戒條文,而清規則是對違反戒律的道士的懲罰條例。清規由各道觀自己訂立,輕者被罰跪.責杖.驅逐,重者被處死。元邱處機住持長春觀(即今白雲觀)時,訂有所謂《執事榜》,亦即該觀清規。現將清咸豐六年所公布榜文,略舉幾條,以示梗概:


開靜貪睡不起者,跪香(就是罰跪,等一支香燒完了才准起來)。


早晚功課不隨班者,跪香。


上殿誦經禮斗,不恭敬者,跪香。


本堂喧嘩惊眾,兩相爭者,跪香。


三五成群,交頭結黨者,遷單(驅逐)。


公報私仇,假傳命令,重責遷單。


毀謗大眾,怨罵斗殿,杖責驅出。


茹葷飲酒,不頤道體者,逐出。


違犯國法,奸盜邪淫,壞教敗宗,頂清規,火化示眾。


上述戒律清規,皆屬歷史陳跡,時代變,道教戒律清規也不能不有所變。現在,其內容與國家現行法律相抵觸者,已大都自動取消,與法律不相矛盾的,則依然沿用。我們了解這方面的知識,主要是弄清楚宗教道德的內容.性質及其與信仰的關係


二、   戒的形成與發展


每一個宗教都有他們自己的戒律,而各宗教戒律的制定也因各宗教對生命倫理觀的不同,而所制定的戒律也有所不同,道教的戒律是一種宗教紀律,是規範道士道德修養的教規。道教在發展歷程中,不斷創制完善戒律,制訂出豐富縝密的戒律條文,並形成獨具特色的傳戒儀式。道教的戒律與傳戒儀式,體現出道教的教義思想,蘊涵著道教倫理道德的豐富內容。


社會的動盪不安,是宗教發生的溫床,苦難與危機,更是宗教發展的重要因素。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成生與發展。《赤松子章曆》卷一云:


漢代人鬼交雜,精邪遍行,太上仁慈,下降鶴鳴山,授張天師正一盟威符錄,一天二十階,及千二百官儀,三百三章法文秘要,救治人物[14]


《三天內解經》卷上云:


反至漢世,群邪滋盛,六天氣勃,三道交錯,癘氣縱橫醫巫滋彰,皆棄真從偽,絃歌鼓舞,烹殺六畜,酌祭邪鬼,天民夭橫,暴死狼籍。[15]


可由上面兩段文字顯示,漢末疾疫、災害,加上社會動盪不安,精神和倫理普遍瓦解,使張道陵在此環境下,分別立道教教團,確立教義,進而制立禁戒科律,以實踐性的戒律,作為道的具體表現,重新建立心的社會秩序。


道教在張道陵初創,經歷張修和張魯的建設,發展教義,信仰中心,戒律、威儀,漸趨於完備,再經過漫長的歲月,經過嚴肅的改革,大興戒律,清整道綱,乃至魏晉南北朝,始有較完整系統的承傳。概略把經戒的形成時期,提出說明:《想爾注》形成時代(漢末)、《道德尊經想爾戒》(漢末)、《道德尊經戒》(漢末至魏曹)、《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曹魏)、《女青鬼律》(魏晉至南北朝初期)、《老君說一百八十戒》(魏晉至南北朝初期)、《老君音誦戒經》(北魏)、《太上老君戒經》(南北朝初期)、《玄都律文》(南北朝中後期)、《赤松子中戒經》(南北朝中期前後)、《赤松子章曆》(南北朝中後期)[16]。後續亦有經戒,不斷的出現在各宗各派中[17],但仍脫離不了,前面戒律之範圍,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把它表現出來。例如:《太微仙君過格》把功格三十六條,過律三十九條[18],一日之中,幾功幾過由奉道者自行計算,透過功過多寡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行善止惡,達到修真成仙的目的。但在道教經戒傳承中,經過歷代時間變遷,直接影響道教的盛衰,近代來,道教一直處於衰世的狀態,經戒的傳承,在目前台灣的道教各門派,又未受到重視,形成徒有道眾卻無經戒可依循,也因此形成道教徒,道德提昇的瓶頸。


一、   正一派戒律的形成:


正一派指的是在東漢末年創立的五斗米道,即天師道,又稱正一盟威之道,其後曾分立為龍虎宗、茅山宗、閤皂宗、神霄派、清微派、東華派、天心派、凈明道、太一道等。元大德八年(1304),元成宗封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標誌符籙各派統一於正一派名下,以與新創的全真派相對。五斗米道有《老君想爾戒》三行九條,是「道舍尊卑同科」,即所有道眾都必須遵守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分立多種道派,各派都增訂了道戒,先後出現了「老君二十七戒」,「老君三十六戒」,「老君百八十戒」,「十三禁戒」,「十二可從戒」,「太玄都中宮女青律戒」,「七百二十門要戒」等等。唐代高道張萬福的《傳授三洞經誡法籙略說》列舉有十六種戒,稱「凡人初入法門,先受諸戒,以防患止罪」,其中仍以老君想爾戒為「太上高玄法師所受」之戒。明清時期正一派的戒律思想和條文逐漸成熟,明代永樂年間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撰《道門十規》,系統地對道教信仰生活以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提出了道教徒的行為規範。


老君想爾戒的內容:老君想爾戒是早期道教的戒律。想爾,古注稱是仙人名。傳稱祖天師張陵有《老子想爾注》,早佚,現有敦煌殘本重現於世。老君想爾戒共三行九條。即:「行無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動,此上最三行;行無名,行清靜,行諸善,此中最三行;行無欲,行知止足,行推讓,此下最三行」[19]。《雲笈七籤》有句稱「九行備者,神仙;六行備者,壽;三行備者,增年」。老君想爾戒是早期道教對社會生活和信仰生活的行為規範的思想的集中體現。但由於條文過于簡單,不便操作,因此,後又有多種規戒問世。


老君二十七戒的內容:老君二十七戒是老君想爾戒的衍生。戒文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是:戒勿喜,邪喜與怒同;戒勿費用精氣;戒勿傷王氣;戒勿食含血之物,樂其美味;戒勿慕功名;戒勿為偽彼,指形名道;戒勿忘道法;戒勿為試動;戒勿殺言殺。中品是:戒勿學邪文;戒勿貪高榮強求;戒勿求名譽;戒勿為耳目口所誤;戒常當處謙之;戒勿輕躁;戒舉事當詳心,勿惚恫;戒勿恣身好衣美食;戒勿盈溢。下品是:戒勿以貧賤強求富貴;戒勿為諸惡;戒勿多忌諱;戒勿禱祀鬼神;戒勿強梁;戒勿自是;戒勿與人爭曲直,得諍先避之;戒勿稱聖名大;戒勿樂兵」[20]。老君二十七戒使想爾戒便于實行和操作,它 和老 君想爾戒的九條合稱為老君三十六戒。


張宇初《道門十規》的內容: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的《道門十規》是針對元明以來「玄綱日墜,道化莫敷,實喪名存,領衰裘委」的情況而撰寫的。《道門十規》稱,「凡行持之士,必有戒行為先,次以參究為務」。全文分說「道教源流」,「道門經籙」,「坐圜守靜」,「齋法行持」,「道法傳緒」,「住持領袖」,「雲水參訪」,「立觀度人」,「金榖田糧」,「宮觀修葺」等十項。張宇初主張「謙和」、「卑下」、「柔弱」等,全部秉承《道德經》的宗旨,並參照王重陽創立的全真教派的苦行,提出「收習身心,操持節操,究竟經典」,批評「趙歸真、林靈素之徒,偶為世主之所崇尚敬禮,即為富貴所驕,有失君臣之分,過設誇誕之辭,不以慈儉自守,亦取議當時後世多矣,是切為後戒」。張宇初高瞻遠矚,用心良苦,但是他的宏論似乎並未得到明清和民國以來的正一派道士的重視。


二、全真派戒律的形成:


全真派指的是金代初年由王重陽創立的道教新宗派,與元代大德年間形成的正一派同稱為道教的兩大教派。王重陽創立的全真派,針對宋末天師道出現的種種弊端,借鑒佛教的思想和制度,提出三教合一的宗旨,提倡苦己利人,主張以內丹修煉為手段,達到修真成仙的目的。王重陽創教之初,就對全真派的立教原則作了闡述,有《重陽立教十五論》傳世,其中對全真道士的信仰生活和行為準則作了全面的規定。王重陽的幾名弟子,如馬丹陽有「十勸」語錄,勸勉門人的行為舉止;邱處機仿照佛教的三戒之制,立「三壇大戒」。元明之際,全真派有較大的發展,創建了一系列全真道觀。隨著道派和道觀的增多,全真派參照佛教寺廟的管理,制訂了《全真清規》。清代全真派高道王常月在主持北京白雲觀期間,按照邱處機制訂的「三壇大戒」制度,在白雲觀開壇傳戒,廣度弟子,於是全真龍門派大振,而龍門派的傳戒制度也一直施行至今。


《重陽立教十五論》的戒律內容:《重陽立教十五論》中有關全真道士修持生活的內容,包括住庵、雲游、學書、合藥、蓋造、合道伴等等。規定道士所住茅庵草舍,不得大殿高堂和雕樑峻宇,只要「身有依倚,心漸得安,氣神和暢」即可。至於學書,則反對「尋文而亂目」,「只欲記多念廣,人前談說誇才俊」。對於交友,則「不可順人情,不可取相貌」等等。《重陽立教十五論》中的戒律內容既反映了王重陽從嚴治教的思想,也為全真教派的戒律奠定了基礎。


《全真清規》的內容:明代正統《道藏》中收有出於元明之際的《全真清規》。原題作元朝全真道士通玄子陸道和編集。《全真清規》一書共十二篇,包括有禮儀、雜文和規戒等。其中《教主重 陽帝 君責罰榜》十條,規定道士如犯過失,要按照輕重,分別給予「遷出」、「罰出」、「罰齋」、「罰香」、「罰油」、「罰茶」、「罰拜」等處罰。《長春真人規榜》則列舉邱處機所定的教規,規定不可貪求、不起嗔心,不泥於聲色等等。
「三堂大戒」的內容:三堂大戒,又稱三壇大戒,指的是由「初真戒」、「中極戒」、「天仙大戒」組成對全真教派的傳授戒法。據全真龍門派第七代律師王常月的《缽鑒》稱,三壇大戒源自全真龍門派祖師邱處機。邱處機按照佛教的沙彌戒、比丘戒和菩薩戒的三戒制度,制訂了全真教派的傳授戒法。不過只是單傳秘授。王常月主持北京白雲觀時,改變了邱處機的做法,創立戒壇,公開傳授,自順治十三年(1656)起,廣收弟子,登壇說戒,度弟子千餘人。一時全真龍門派之聲威大振當時受戒道士需經過一百天的戒期,因此,三堂大戒又稱「百日圓滿三壇大戒」。辛亥革命以後,道教全真教派的傳戒由於種種原因而停止。公元19891112北京白雲觀重開戒壇,全真教派恢復了停止有半個世紀的傳戒活動。


三、道教法籙中的戒律與守戒


道教要求入道受籙者遵守戒律,理解戒律條文的精神內涵,按照道戒的規定去修持,通過內心的宗教修持,不段提昇道學修養和道品階次,以最終得太上之道,成為有道之士。法籙是道士入道的憑信,也是法師行法的依據,亦是道士從凡入聖的階梯,是得道成仙的必經途徑,在傳度受籙儀上,三師法師要向受籙者傳授戒律[21]。道士所受的法籙靈驗與否,則與道士本身是否嚴格遵守戒律有密切關係。《正一法文太上外籙儀.事籙行事》云:


凡道民,便受護身符及三戒,進五戒、八戒,然後受籙。‥‥‥未受籙時,無所呼召。受籙之後,動靜呼神。不行戒者,呼之不至,破戒之人,吏兵遠身。‥‥‥成功立德,舍闇入明,施善禳惡,以吉除凶,要在行戒,神即祐之。[22]


在傳度受籙儀式上,戒師要向受籙者傳授戒律。九真妙戒是授籙常用的戒條,南宋甯全真《上清靈寶大法》卷八收錄九真妙戒,《靈寶无量度人上經大法》玄師曰:「欲尊敬上法,救死度生,威伏群魔,統制百靈,受九真妙戒」。《太上九真妙戒金籙度命拔罪妙經》記載了九真妙戒戒條,中國道教協會編印《道教正一授籙傳度經教集》亦收錄了「九真妙戒」,我們台灣道教天師傳承的《龍虎山師傳清微傳度科範一宗》其中宣戒的條文也是九戒,條文雖與九真妙戒不同,但同樣是遵守宗教道德的說教。


本道門《丹心宗壇師傳正一傳度科範一宗》的儀格,先皈依三寶,後傳授的九真妙戒。亦要求入門授籙者遵守戒律,理解戒律條文精神實質,按照道戒的規定去修持,逐漸提昇自己宗教人生的品質,做一個有道有德之人,因為所授之法籙的靈驗與否,與能否嚴格遵守戒律有密切關係。本道門《丹心宗壇師傳正一傳度科範一宗》的儀格如下:


稽首皈依太上無極大道,道寶天尊


稽首皈依三十六部尊經,經寶天尊


稽首皈依玄中大法真師,師寶天尊


向來朝禮三寶已畢,眾弟子跪伏道前,聽受傳度師傳授九真妙戒,度師每說一戒,眾入門弟子則應答「謹遵師言」。


第一戒者  敬順孝養父母  


第二戒者  克勤忠於國家  


第三戒者  不殺慈救眾生  


第四戒者  不淫正身處物  


第五戒者  不盜推義損己  


第六戒者  不嗔凶怒凌人  


第七戒者  不詐諂賊害善  


第八戒者  不驕傲忽至真  


第九戒者  不二奉戒專一  


傳度科範中「九真妙戒」的內容沿襲道教古法傳承,同時因應現代社會變遷做適當的調整。


宗師開壇以教育為志,守戒為師,誠實為行,道德為法。並於宗壇內爰立守則,凡入門門生凜則遵行,背誦於心。謹將守則開列於下:


一、堅定信仰、崇道執一。


二、尊師重道、守戒不二。


三、發心奉獻、傳道佈教。


四、慈悲方便、行善常樂。


五、知足感恩、平安無憂。


六、謙卑不蒸、互敬互助。


七、誠正信實、言行如一。


八、寬容大量、不言是非。


九、生活修行、工作學習。


十、忍辱負重、勇往直前。


以上守則凡門生當謹記踐履,務必遵行,慎勿空言。


丹心宗壇入門門生十誡


一、心不要妒,無生陰賊,椷口慎過,想念在法。


二、守仁不殺,愍濟群生,慈愛廣救,潤及一切。


三、守貞推讓,不淫不貪,常行善念,損己濟物。


四、不色不慾,心無放蕩,貞潔守慎,行無玷污。


五、口無惡言,言不華綺,內外中直,不犯口過。


六、慎酒節行,調和氣性,神不損傷,無犯眾惡。


七、不得嫉人勝己,爭競功名;每事遜讓,退身度人。


八、不得評論經教,訾毀聖文;躬身承法,恆如對神。


九、不得鬥亂口舌,評論四輩;天人咎恨,傷損神气。


十、舉動施為,平等一心;人和神穆,行常使然。


丹心宗壇入門門生十二行善願


一、見真經出法,開度一切,便發道意心,願後世得登大聖。


二、常行慈心,願念一切普得見聞,開度廣遠,無有障翳。


三、好樂經教,深遠覽達,意志堅明,開化愚闇。


四、遵守師訓,廣開勸化,令入法墻,遠離盲道。


五、信向玄妙,尊奉經訣,晨夕誦習,無有倦怠。


六、不誤榮華,斷俗因緣,專心定志,所營在法。


七、勤誦大經,願念一切,廣開橋樑,為來生作緣。


八、敬生善心,不邪不偽,無嫉無害,無惡無妒。


九、在所托生,常值聖世,與靈保法,相值不絕。


十、潔身持誡,修齋建功,廣濟群生,咸得度脫。


十一、學業廣覽,宣通洞法,預以天人,普令開度。


十二、常與明師,世世相值,受教宣化,度人無量,一切善心,皆得真道。


門生受戒修行當行十二善願,一心行善,諸天禍福立彰,道不負人,勤行信受,自然臻祥。


老師諄諄告誡入道門生之人:你們置身於塵世之中,六情染著,五欲沈迷,內濁亂心,外昏穢境,馳逐名利,耽滯聲色,唯有入道持戒,才有可能獲得解脫。師認為有經法而無戒律,對於想修道學法之人,猶如欲涉海而無舟楫,絕不可能獲得濟度。入門學道能否嚴格持戒,反映出奉道之心是否虔誠,顯示他宗教修持、道德涵養的品位。師認為:一個凡俗之人,在發心入道,皈依道門以後,就要恪守戒律,以戒為師,將持戒作為規範、約束自已言行的條規,指導自己生活、修煉的準則。不過受戒和學戒的目的,是在持戒,如果受戒而不學或學而不持,那是懈怠。劉宋高道 陸修靜 先生認為,學道當以戒律為先,此是道教之宗尊,道士不受戒,其身無德無行,則非合格的道士,它提倡學道之人,應該內執戒律,外持威儀,依科避禁。清初全真第七代律師王常月云:學道之士,若不求戒為師,持戒為命,即是不明性理,不尊大道之人。


四、戒律與善惡關係


戒律是要幫助道民斷絕惡習,捨妄歸真,扶助人的正行善念,提倡修德理身,使正氣得以發揚,邪念不致妄生。當道士持戒行十善以積功德,十善:一、矜老卹孤,二憐貧援寡,三救濟幽冥,四散施丹藥,五敬重一切,六勤行符水,七常誦經呪,八廣造經像,九勤持齋戒,十放贖生命。行十善則去十惡。《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曰:「為人若不能與法戒相應,身心又無功德,欲求千福難矣!修善得福,為惡得罪」。又云:「道人百行,當備千善,當者雖有九百九十九善,一善未滿,中為利動,皆棄前功。治身觀念,守戒不廢乃得度世,到人賢者可勤行之」[23]。《上清骨髓靈文鬼律》云:「天道福善禍淫,又曰天命有德,天討有罪,天善者必福之,淫者必禍之,有德則有所命,有罪則有所討,此天道也」[24]。《太上感應篇》云:「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又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


道教戒律,絕大部份是以神所啟示而記錄下來的,可說是一種神聖的「道戒」、「神律」,並以超越人間的形式表現出來,由前面三段經文,取之不同之戒經但有其共同之特點,也究竟它具有賞罰、審判、救贖的特質,是善惡功過的分界點。也因此,戒律成為道民或奉道者依據的律法,作為社會倫理中,行善去惡的最高指導原則。借助其信仰,而為自己確立道德指向,自我實踐,心性修行,造就與提昇。因此善功與惡過的判斷,來自對戒律的實踐與互動性,也因此奉道者,對於各種戒律,必須完全服膺戒律的三項絕對性:(一)絕對必須性:奉道者,對何者可為之,何者不可為之。(二)絕對制裁性:奉道者:實踐戒律與否,都在司神的監察之下。(三)絕對價值性:奉道者,要達到修道成仙,必須精勤遵守戒律。在這三項絕對性的前題之下,奉道者以神律為最終基楚,風能用道德規範自己。《赤松子中戒經》云:「千善出群仙,古跡善政,天道所錄,見身加算,進位登仙,福及子孫」。又云:「千惡世世子孫異形,變體為禽獸,不具之狀,積惡之殃滿盈,禍及數世矣」。積善、積惡,在赤松子中戒律文中,明白指出,對祖輩與孫輩,均有相關連,甚至影響到整個家族和社會。因一個人的存在 ,具有社會性,在社會關係中又是互動,由於個人的行為,無論是善功或惡過,所產生的後果,可為子孫家族,無形中提供一個社會環境,進而影響周遭的人,而整個善功惡過的數目,讓奉道者有預期賞罰的自覺,進而增強其修仙成道的信念,達到自我設定和期許。而揚惡棄善的道德良知,人人都有的,從昇華靈根善根,談果報及宗教觀念是好的,善報惡報,在古今皆可證舉之,更能加深善惡觀念的認識。


五、結論


前面我們曾談過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結合天人思想有其中國特殊功能,在道教戒律的發展過程中,累積聖賢的智慧、經驗法則,比其他宗教更完善、更人性化、合理化。道教戒律的律文,涵蓋國家的忠貞(不得叛逆君王,謀害國家)、家庭的負責(不得違戾父母師長,反逆不孝)、環境的維護(不得砍伐樹木,燒野山林)、生活公約(不得持威勢凌人,奪人財物)等。這麼人性化、合理化的戒律,與我們的社會、家庭、個人的生活均不相違背,甚至有相輔相成之效。例如:心性的修養、尊師孝親、助人濟人等,都值得我們去推廣傳播,把道教戒律與社會相結合,發揮戒律條文的精神。


 道教戒律推展與社會結合是必要性。因為戒律原本就是一種約束,透過善與功、惡與罪、去規範人生活的一部份,引導人類從善去惡,實踐道德修養,提昇心性品質,進而淨化社會,使現代的社會變得更祥和。


道教戒律自形成發展乃至傳承,在中國宗教倫理思想,賦予神聖化的地位。其戒律經典,作為奉道者的行為準則,明白指出何者可為,何者不可為。並提供道教徒完備的道德規範,及義務行為,並促使奉道者及道教徒,作自我反省,是否合乎守戒行善、去惡積德之規範。然在現代社會裡,風氣之敗壞,宗教力量日漸微式,功利意識之濃厚,乃致人們的精神品質,無法提昇的時候,奉道者如何把道教戒律更深入、有效率的帶入社會,與社會相結合。發展守戒從善去惡,間接淨化社會人心,乃是目前最大之課題。同道們:發揮語言魅力,把潛存於同道心中的善根挖出來,乃「弘道」的重要條件之一。「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是為聖人不積的表現,同為奉道者利他利己的最高境界。




參考書目


《三天內解經》《道藏》,第28冊,中國:三家版。


《三壇圓滿天仙大戒》《道藏輯要》,中國:青羊宮。


《上清骨髓靈文鬼律》,《道藏》,第6冊,中國:三家版。


《上清靈寶大法》《道藏》,第30冊,中國:三家版。


《太上老君經律》《道藏》,第18冊,中國:三家版。


《太上老君戒經》《道藏》,第18冊,中國:三家版。


《太微仙君功過格》《道藏》,第3冊,中國:三家版。


《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道藏》,第18冊,中國:三家版。


《正一法文太上外籙儀.事籙行事》《道藏》,第32冊,中國:三家版。


《初真戒律》《道藏輯要》,中國:青羊宮。


《赤松子章曆》《道藏》,第11冊,中國:三家版。


《洞玄靈寶課中法》《道藏》,第32冊,中國:三家版。


《洞玄靈寶玄門大義》《道藏》,第24冊,中國:三家版。


《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道藏》,第24冊,中國:三家版。


《洞玄靈寶道學科儀》《道藏》,第24冊,中國:三家版。


《虛皇天尊初真十戒文》《道藏》,第3冊,中國:三家版。


《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道藏》,第4冊,中國:三家版。


《雲笈七籤》,台北:自由出版,1974


《道教義樞》《道藏》,第24冊,中國:三家版。


《道典論》《道藏》,第24冊,中國:三家版。


《道門十規》《道藏》,第32冊,中國:三家版。


《靈寶无量度人上經大法》《道藏》,第3冊,中國:三家版。


許慎撰,清 段玉裁注《說文解字》,台北:天工書局,1996


王天麟:《天師道經系仙道教團戒律類經典研究——西元二至四世紀天師道經系仙道教團宗教倫理的考查》,台北:輔仁大學碩士論文,1991


李豐楙、謝聰輝合著:《臺灣齋醮》,台北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


李游坤:《正一道教丹心宗壇》,基隆:丹心宗壇,2001


吳永猛、謝聰輝合著:《臺灣民間信仰儀式》,台北縣:空中大學,2005


張澤洪:《道教神仙信仰與祭祀儀式》,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台北:祥生出版社,1975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憨山人 的頭像
憨山人

臺灣道教明德弘道會-玉勅明德壇的部落格

憨山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