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朝板:也叫奏板、笏,長約一尺七寸,寬約二寸,厚約三分的狹長薄木片,稍彎,上端略窄,用漆塗飾【詳如圖1】。也有用玉或象牙製成,稱為玉笏或牙笏。古代朝臣進宮朝覲,要持笏謁見皇帝。因道士皆須授籙成為道官,方可為人上章祈福解罪,故在法事中自稱為臣,所以凡請神、朝聖、誦經法師皆手執朝笏以侍神靈。《太平御覽道部卷中》引《昇玄經》說:


「十方奉經,真官五帝,直事符童,傳言謁者,皆冠帶垂纓齊執玉板羅列鹵簿對我前後左右」。………「太上勅令,陵陽監受教,稽首而起,執笏戶東面西而立」[1]


道教齋醮朝真禮聖時使用朝板,其姿式是兩手相合,恭執朝板於胸前,以謁見三清上聖,玉皇上帝等神靈[2]



 








[1] 見《道藏》,32冊,中國:三家版,1996136頁。




[2] 據張檉副院長云:如意、手爐與朝笏應是執物禮聖用,應屬於禮器,而學者則歸類為道壇用之法器。見張澤洪:《道教神仙信仰與祭祀儀式》台北:文津,2003,頁1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憨山人 的頭像
    憨山人

    臺灣道教明德弘道會-玉勅明德壇的部落格

    憨山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